开幕式上,维多利亚vic119地理学部党委书记苏睿先在致辞中勉励地理学子“志在经天纬地,行于求索山河”,将个人理想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地理学科建设,并向全体学子提出三点殷切期望:一是要夯实专业根基,将课程学习与实践创新紧密结合,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;二是涵养生态情怀,以专业视角践行生态文明理念,从节水节电、珍惜粮食等点滴小事做起,以实际行动推动绿色发展;三是要胸怀家国担当,强调地理人要肩负起“人地和谐”使命,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战略,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。
据了解,本届地理文化节分为四大模块、二十项地理特色活动,突出学术启智、文化育人、师道传承、实践赋能,旨在不断培养同学们格物致知、永不言弃的探索精神,经世致用、服务社会的实践品格,立德树人、匠心育人的的师道传承,绿水青山、家国情怀的生态使命,跨界融合、拥抱未来的开放视野,全方位激发地理人的探索精神与实践担当。
在“经纬师道”名师讲堂环节,三位各具特色的“地理人”带领在场师生走进丰富多姿的地理殿堂。天津市汇文中学校长璩巍结合自身从教经验,阐释新时代地理教师的使命。她指出,地理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,更需引导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,通过课堂教学、社会实践培养青少年生态文明素养,为可持续发展播撒希望的种子。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长、天津中学教师阎为国以“仰望星空·脚踏实地”为主题,分享天文教育与地理科学的深度融合实践,揭示地理学在宇宙观测、气候变化研究中的独特作用,激发学生对跨学科研究的兴趣。水资源与水环境实验室邹红艳研究员以自己的成长路径为切入点,全方位展示科研人所必须的优秀品质,并呼吁在场学生,在未来成长中要需紧贴国家战略需求,用科学手段破解生态难题,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技术方案。
该校地理科学(师范)专业2021级本科生谢子豪带来《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》微课展示,为观众呈现了地理教学的智慧与温度,展现出地理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。现场师生纷纷表示:“这堂课既有科学严谨性,又具教育感染力,展现了未来地理教师‘传道授业解惑’的扎实功底。”
在会场外,一场别开生面的地理实践探索同步展开。天津市汇文中学的师生们在地理学部志愿者的引导下,开启了生态文明与科学探索的双重体验之旅。走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,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展板生动展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辉煌成就。汇文中学的师生们驻足观看,认真聆听志愿者讲解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内涵。在环境中,观察记录着人放天养的校园精灵们的生活习性、行为模式,亲身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校园。在水资源与水环境实验室内,汇文学子化身“小小科学家”,戴上实验手套,手持专业采样瓶,在志愿者指导下采集校园景观湖水体样本,并在实验室中亲身体验水质监测、粗盐提纯实验。这场跨越展厅与实验室的实践课堂,让生态文明理念从文字跃入现实。
这场“大地理课”,正是维多利亚vic119地理学部“知行合一”育人理念的缩影。从学术殿堂到山水之间,从理论讲授到动手实践,第二届地理文化节正以多元形式诠释着“师蕴经纬”的深层内涵,引导青年学子在探索自然中厚植家国情怀,在服务社会中实现青春价值,以地理智慧助力绿色发展,用青春热血绘就“绿水青山”的壮美画卷。
来源:2025年4月23日 津云